新乡市

品牌房企进驻厮杀,这个区域是不是拨动了你


病毒式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47592.html
今天笔者带着大家一路向北,过了黄河,聊一聊凤湖,聊一聊平原新区。平原新区位于郑州北部新乡南部,隶属于新乡市,与郑州隔黄河相望,是郑州都市圈核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乡与郑州实现无缝对接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州向北经济辐射带动发展的桥头堡,总共规划面积是公里,核心区域是50平方公里。1房企为什么在平原新区拿地?1区域价值摊开地图,你会发现平原新区距离郑州20公里,距离新乡市是35公里,是郑州、新乡、焦作三市的交汇中心;同时平原新区位于黄河以北与郑州隔河相望,是新乡和郑州无缝对接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州向北辐射带动发展的桥头堡,总而言之一句话环郑州。平原新位置示意图▼2生态价值平原新区有郑州“后花园”之称,不仅有黄河万亩湿地,同时还有亩凤湖,湖水水面亩,蓄水量万立方米,是豫北地区最大的引黄调蓄项目。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江海湖泊都是稀缺资源,尤其是在城市,谁不想买一套推开窗户就能看见水的房子呢?凤湖掠影▼(图片来源网络)3政策利好平原新区距离郑州距离尚可,但是行政上属于新乡,其结果是不限购,在郑州东南西都限购的条件下,北边犹如一个泄洪口,郑州限购之后客户蜂拥而至,原来卖不动的现在慢慢又活了,政策真是去库存的良药。4物业稀缺平原新区项目的容积率高层普遍在2左右,多层普遍在1.5,加上湖景资源,天生别墅、洋房的温床,而高产阶级又特别喜欢这样的稀缺物业。平原新区项目基本概况▼总结一句话:环郑州+政策利好+优美生态环境+稀缺物业=诸多开发商选择。2产品定位地产圈关于项目的成败有一个“”法则,拿地研判占40%,设计定位占30%,销售和企划占20%,市场机会占10%。上面讲到房企在平原新区拿地的N多理由,接下来房企该做的就是产品的研判。由于平原新区生态价值明显,又是围湖而建,高层项目的容积率普遍在2.0左右,多层项目的容积率普遍在1.5左右,而且各个项目的物业形态也非常丰富,涵盖高层、洋房、别墅、公寓等。平原新区项目分布▼平原新区在物业形态的户型面积区间方面,高层户型面积区间从80-㎡,洋房面积区间从-㎡,别墅面积区间从-㎡,从调研的数据分析高层㎡、洋房㎡的销量比较好,受众程度高。年平原新区项目销量一览表▼年平原新区由于郑州限购,客户蜂拥而至平原新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年平原新区总销售额约80亿元,其中恒大项目和碧桂园项目的高层异常抢眼,其次是正弘项目的洋房,在这一波浪潮当中当年那些半死不活的项目又活蹦乱跳了。3谁在买平原新区的房子?马克思说从产品到商品是惊险的一跃,它的结果是,要么产生利润,要么摔坏商品。房企从拿地到定位再到销售,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客户是谁、客户在哪、找到他并且成交,所以房企动用一切力量让购房客户来到营销中心,常用的手段包括网络、户外、邀约、朋友介绍、拓客、CALL客等等,对于平原新区的项目来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拓客,无论如何最终的目的就是让购房客户来到营销中心。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某项目郑州市内八区的客户群体占平原新区成交客户的约7成,其中又以金水区占比最高约4成,惠济区和郑东新区各占比约0.6成,而周边的原阳县、获嘉县占比约为0.6成。某项目的客户成交地图▼通过这一个项目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客户还是市区的客户,其中以金水区的客户最为多。金水区是郑州的老牌强区,水大鱼大,里面是卧虎藏龙。4投资平原新区如何?上面的前三点说的是房企思考的逻辑,那么投资者思考的逻辑是什么?面对各种规划利好以及优美的生活环境,不限购加上低总价,投资一套房子在平原新区到底如何,是值还是不值?年郑州房价上涨,接着是环郑州房价上涨,到了年河南地市房价猛涨,价格呈阶梯性传递,郑州的涨价波动自然而然传递到了平原新区。年5月-年4月郑州房价与平原新区房价走势▼(数据来源:安居客)如上图所示在过去一年郑州房价与平原新区的房价基本保持平行,价格相差在-元/㎡,如果按照二手房计算两者相差的会更多一些。在房地产投资当中,如果按照投资回报率计算商铺>写字楼>住宅,商铺和写字楼这两种物业类型在郑州基本不要考虑,写字楼(公寓)是供应过量,而商铺则是价格虚高,唯一剩下可以投资的物业类型就是住宅。对于所有的物业类型来说,一共有三种收益,其一是租金收益、其二是溢价收益、其三是抵押贷款收益。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跑到你要投资的区域,琢磨一下买过之后会有人租吗,会有人买吗?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人,没有人居住何来的租房,何来的购房需求。那么问题又来了,人为啥要居住在这?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的本质,人要工作,要产生价值,所以有了居住的需求。如果你更注重安全稳妥,追求租金收益,那么投资房地产切记可租可售、市区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angshizx.com/xxszy/4385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