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

我在大泉村孝文化大餐镜头下流泪


年10月8日下午,我接到一个“明天九九重阳节嘞,俺村这个月的‘孝文化大餐’改在明天中午举办,你过来看看呗……”

打电话的是新乡县朗公庙镇大泉村村委会主任史世江同志,五年之前因为缘分关系,让我们成了“忘年交”,如今已是能够推心置腹的好朋友了。此前,他曾告诉我,在热心人士的积极倡导和驻村扶贫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大泉村准备从今年农历六月开始,坚持每月初一、十五为全村65岁以上老人举办两次“孝文化大餐”——包饺子。如今,一家人在一块包上一顿饺子已成家常便饭;若要为全村一百六十多位65岁以上的老人包上一顿饺子吃,谈何容易!是啊,的确万事开头难;不过,这好事啊,善事啊,一旦做起来,还真不发愁有人前来帮忙。一听说为老人们包饺子,不用动员,全村的孝子呀,好媳妇儿呀,全都出动了。一次难,两次难,事不过三,几次下来前来帮忙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光有本村的义工,还有外村、甚至外县的青年志愿者主动前来支援哩,何难之有?……

为了一探究竟,我推掉了重阳节当天的一些杂务琐事,早早地就溜进了大泉村“孝文化大餐”活动现场。嚯,好气派的场面啊,可不是光包包饺子那么简单回事,文化广场上还正在唱大戏嘞。原来,为了让大泉村的父老乡亲欢度丙申重阳节,驻村扶贫工作队还请来了新乡市戏剧协会的一些著名演员送戏下乡。台上是名角演唱的传统剧目的经典选段,台下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台上演唱得一个比一个精彩,台下看得一个比一个专注,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

转来转去,我发现戏台东边三口大地锅火焰熊熊,锅内冒着腾腾热气,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跑前跑后,忙个不停。于是,我就跟随志愿者来到村委会旁边的一个活动大厅,乖乖,整整一大屋人,和面的和面,擀面片的擀面片,全都在忙乎着包饺子……

中午时分,大戏散了,欢快的音乐并未停止。音乐声中,老人们每10人围坐一桌,加上演员和邻村来的一些老人,我初步数了数,大概坐了30多桌。

而为这些老年人做“孝文化大餐”服务的除了本村的年轻人之外,全是前来帮忙的志愿者。其中,既有村干部,镇干部,还有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成员。我看到,就连县总工会的领导们也都加入到服务员的行列……

此时此刻,史世江同志此前谈起“孝文化大餐”时曾经说过的一番话又回响在我的耳畔——

“人心都有向善的一面,‘孝文化大餐’举办过几次之后,懂得孝顺的子孙、媳妇儿多了,夸奖子孙、媳妇儿的老人多了,抱怨子孙、媳妇儿不懂礼数的老人少了;风气正了,邪气少了;和睦家庭多了,闹别扭的家庭少了;过去没人照料的老人如今也都喝上牛奶了……”

可不是么,如今乡下的道路拓宽了,平房子盖成高楼了,院落整齐了,大姑娘小媳妇儿穿戴得漂亮了,男子汉小伙子更帅了,吃也不愁吃了,穿也不愁穿了,花也不愁花了,可就是人与人的距离越拉越远了。能把全村一百多号年逾花甲的老人聚到一块吃顿热乎乎的家常饺子,说说知心话,这可是谁都感到心痒而谁都难办成的一件大好事大善事啊……

我琢磨着,大泉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乡村,全村多户人家,多口村民,既无特别丰厚的资源优势,又无腰缠万贯的土豪大款,两委会仅仅凭借举办“孝文化大餐”的形式就成全了老人们的一个心愿,将全村的人心凝聚在了一起,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我从那一个个幸福凝重的脸庞上,我从那一双双真诚感激的目光中,我从那一队队忙碌的身影里,终于读懂的两个字——一个是善,另一个是孝。我想,人心都是肉长的;即使再坚强的心肠,一旦遭遇善孝的触碰,恐怕没有不被融化的。

我不会摄影,我也从来没有被我的摄影作品所感动;但唯独这一次,我却在大泉村“孝文化大餐”的镜头下流泪了……









































农业部批准猪支原体灭活疫苗看看那家企业
无锡男科医院哪家看尿液发黄好长期尿液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angshizx.com/xxszy/4268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