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智力超群,学习能力超强,很小的时候就懂大学学科的知识。这样的孩子,我们将其称为神童。神童神童有很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年设立了一个少年班,专门招收那些少年时代就能考上大学的神童。比如70年代的三大神童谢彦波、干政、宁铂就是少年班的学生。谢彦波宁铂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神童都进入了少年班学习,也有的很早参加高考,考上其他大学。比如辽宁盘锦市的张炘炀,10岁以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3岁和16岁考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师,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张炘炀又如山东泰安的苏刘溢也是10岁考入大学。苏刘溢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为什么能提前参加高考。原因很简单,由于他们很优秀,于是家长和老师让他们跳级,于是学习能力很强的他们,很快便上高中了,开始高中学习,然后参加高考。那么,是否应该让这些神童跳级呢?美国对神童的去向有一个研究,发现那些神童90%都成为了普通人。所以,这种跳级的、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反思。70年代的三大天才,结局也不是太好。谢彦波和国内的导师不和,出国后得罪教授安德森,后来成为了名普通的教师。干政到国外也和导师产生矛盾,回国后,不愿就读中科大的博士,直接就业,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巨大的反差下患上了精神病,由其母亲照顾。干政是最令人惋惜的了。而宁铂本来对天文学感兴趣,可是中科大没设天文学专业,又不愿意放他到其他大学就读,让他选择他不感兴趣的物理学专业。他于是放弃深造,留校任教,在38岁那年出家研究佛教。当然,少年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取得一定成绩,比普通人要强些。张炘炀这几年都一直没有他的消息,最近才爆出他经过八年时间,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在硕士论文答辩前,他提出,如果父母不给他在北京买房,他就不答辩,也不考博士。但是他家中十分贫穷,于是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说是买的。虽然他很优秀,但眼界和格局却是如此之差,在他看来,成功的标准就是“北京户口,买房,找个好工作”。格局不大,眼界不高的人是很难取得重大成就的。苏刘溢考入南科大之后,由于年龄太小,无法融入大学生活,被家长接回了家,尽管校长朱时清再三强调他不是退学,但现在在网上很难找到有关苏刘溢的消息,这说明他也已沦为普通的路人甲或路人乙。再来说两个神童,一个是沈阳的王思涵,一个是黑龙江牡丹江市的张满意。王思涵14岁以分,超出分数线60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沈阳工业大学。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经济不好,为了他读大学,父亲每天打两份工,结果在他考上大学的时候积劳成疾去世了。于是他痛苦、内向、封闭,不愿与人交流,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最终导致了退学。张满意14岁免试进入南科大,但由于大学没人管,他于是专注于他热爱的小说和游戏。随着挂科越来越多,17岁被责令退学。18岁回高中学习半年,参加高考,又被南科大录取,但在21岁又被勒令退学。据张满意自己说,他只是想拿个毕业证,并不想好好学习。当然,这些都是情况不太乐观的,也有情况好些,比如90年进入中科大少年班的狄雨,先后供职于高盛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但他比起历史上的伟大科学家比如牛顿、爱因斯坦、霍金、杨振宁等还是相差甚远。杨振宁现在我们来看神童究竟该不该跳级。一个事实是:神童毕竟不是神。他们虽然学习能力特别强,但他们总还是需要时间去学,且只有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他们才能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张炘炀、苏刘溢、王思涵、张满意虽然年纪轻轻就考上了大学,但他们毕竟没有考上清华、北大,这说明他们还是有部分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当然,这是不是就是说这些神童不应该跳级呢?一个中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说:按他们的智力,如果所有课程都按部就班地进行,对他们简直是一种折磨。所以,如果没有专门的神童学校,适当跳级,比如跳一个年级,应该还可以。一下子就跳五六个年级实在不是上策。跳级太快,除了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之外,另外过早进入大学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孩子太小,可能会处理不好,最终导致情商不高。比如王思涵因父亲去世,就不能很好处理自己的感情,导致退学。谢彦波、干政都是因为不能很好处理人际关系而沦为平庸的。心理学家发现,决定一个是否成功更多的在于是一个人的情商,而不是智商。而这些天才儿童大多是智商高、情商低。所以,孩子还跳级时,除了要考虑他的智商是否适合,还要考虑他的情商是否适合,也就是他的情商是否允许他们跳级了。所以,再优秀的孩子,都不建议急切地跳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这些神童,才能让他们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呢?神童由于其超常的智能,使得他与普通儿童有质的区别,他们属于特别的儿童。我觉得对于特别的儿童就应该进行特别的教育。比如中科大成立少年班就是一个好方法。除了在大学成立少年班,还更应该在小学、中学成立少儿班,比如何碧玉所上的教育实验班——新乡市一中少儿班。(何碧玉14岁参加高考,乃是当年河南的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何碧玉还有被北京大学录取的王羽尧,也是14岁参加高考,她就读的中学是北京八中少年班。建立中小学的少年班,可以使智力和年龄差不多的学生在一起学习,能使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很好地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为了更早让神童步入正轨,国家应该成立一些中小学的少年班。为了能与大学接轨,也应该在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成立大学少年班,因为真正的神童经过中小学基础扎实的学习,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如果考不上,就让他复读,或去考取中科大的少年班。若他达到一般学生的年龄还未考取少年班,他就可以选择其他学校。有人认为张炘炀应该多读几年书,然后再考清华、北大。但他父亲表示,不想让孩子有太大的压力。事实上,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也不失是一件好事。神童的智能就如一座金矿,如果能开采出来,必定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所以,国家应该多关怀天才儿童的成长。对神童用神童的教育方法,特别是中小学阶段。考上清华大学的何碧玉毕竟是成才了的,因为他中小学得到了神童特别的教育。而大学的少年班不要开太多,就清华北大中科大就行了,使那些真正的神童在里面就读。没办少年班的大学,不准其招收年龄太小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大学的环境不适合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angshizx.com/xxsmj/43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