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县是个古县,北依南太行浅山,坡缓水秀,南占黄河故道,土地肥美。现在的获嘉县与原阳县唇齿相依,犬牙交错,但在历史上却隔着黄河,直到明洪武年间黄河南移,才形成了现在的格局,但两县相邻的村庄,说话口音和生活习俗都不尽相同了。获嘉人既有山里人的坚韧,也有黄河滩人的豁达。从日常的饮食中就能看出来。
获嘉人过去生活节简,爱吃面条,以前去获嘉做客,中午不用问肯定是各式各样的面条。这种食物简单方便,但是获嘉人却是把面条做到了极致,形成自己的特色饸饹条。
获嘉人做面条时爱放碱,这样煮出来的面条筋道弹爽,碱和面结合后的面条更加香甜。但是加碱的面饧过后超弹,不易擀成面饼,聪明的获嘉人便用后山产的硬料木材,解成一米多长二十多公分见方的木头,在距一端大概三四十公分开一个十公分左右的圆孔,底部安上铁漏,并在此端安上转轴,上面安上压杠,在圆孔上方安放木杵,安放在锅上,水开时将面团放入圆,用杠杆原理将面团压成条状,落入全锅内,这种面食当地人叫饸饹条,而这种设备当地人叫饸饹床。面条煮熟后。盛出来浇上事先用高汤卤好的肉卤,而肉卤才是关键,要用天长日久的老汤辅几十种中草药香料,熬煮成汁浓肉烂滋补营养的肉卤。最后放上香菜蒜苗,淋上香油,清新弹爽的饸饹条便成了。一碗下肚,让你大汗淋漓,欲罢不能。
美食的由来是有故事的,获嘉的饸饹条也不例外。一种说法是跟商纣时的苏妲己有关,话说纣王听说苏护之女妲己聪慧貌美,欲纳为妃,妲己便由其兄嫂护卫去朝歌,走到获嘉时天晚入馆驿,其嫂略通法术,观天象知当晚有邪事发生,于是用面加辟邪之物煮好送于妲己,但是晚了一步,妲己正被九尾狐吸去元神,昏昏欲睡,见嫂子端的面后,问是什么东西,其嫂害怕,大呼:"活了,活了!"由是留名饸饹条。另一种说法是,水沸如河水翻涌,面条入水像落入河中,便称河落条,后人谬传为饸饹条。
传说无论真假,饸饹条好吃却是真的,现在都说斜街和西边转盘那里最正宗。我也亲自去吃过,做为外地人来说,我感觉都差不多,都是令人回味的,只是口味不同罢了。
有时候看到当地人,一碟花生米,一瓶老酒,一碗饸饹条喝的满面红光怡然自得,不由心生羡慕,原来美好生活,可以如此简单。
作者简介:胡玉震,笔名放马南山,河南原阳人,一九七二年生,当过农民,工人,个体户,喜读书,爱书法,偶写诗文以抒情感
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angshizx.com/xxsmj/43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