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前,不少货车司机吐槽,疫情下运货不易、生存压力大。这些困境,也折射了当下疫情防控需要的“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动”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否无解?新乡市创新运用大数据思维指导疫情精准防控,采取“有形卡口”与“无形卡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物流全程“放得开”“管得住”。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宋红胜实习生金萍文/图
“太省时了!1分钟下高速,这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未经历过的。”5月17日,河南某物流公司货车司机刘宗仪从洛阳返新,顺利通过京港澳高速新乡站,为新乡的做法连声点赞。
同样是高速下站,缘何在新乡能这么快?
“货车司机提前报备,我们进行数据追踪。”据新乡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孙雪飞介绍,该市结合场所码系统,上线“一站式”通行验证结果显示页面,将健康码、行业通行码、场所码、行程卡和核酸结果进行整合,实现一次扫码即可调取多个结果,缩短司机下站核验时间。
同时,以车辆大数据为核心,该市进行了大货车GPS定位、高速ETC数据核查。国内12吨及以上的大货车,根据货运车辆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分析模型,对入新车辆运行轨迹数据与国务院中高风险区域目录进行对比。途经中高风险区域米范围之内停留10分钟以上的车辆,进入新乡市域GPS电子围栏后,会被自动锁定。
以上这种“有形卡口”精准便捷,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这一难题如何破解?
新乡市依托大数据手段,设置了自动识别、精准采集数据的“无形卡口”。通过“有形卡口”与“无形卡口”有机结合,做到主动发现风险、锁定风险、管住风险。目前,该市已设置“有形卡口”17个,“无形卡口”19个。
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长江大道“无形卡口”处,没有因查验车辆行程信息而导致的长队,只见一辆辆货车呼啸而过,无需停留。
“通过摄像头采集车辆号牌,结合返新入豫报备等数据资源,无风险车辆自动放行,有风险人工核查。”平原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曹爱英说,该无形卡点每天通行车辆达1万辆左右,通行效率大大提高,人员投入较之前减少2/3。
那么,海量的数据信息,如何及时处理、有效传达呢?该市快速搭建了疫情防控指挥调度平台,功能涵盖指挥调度、工作指令、即时通讯、风险人员推送、网格化管理等;成立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每天研判筛查数据数十万条。
此外,该市构建起以返新入豫登记核查为远程,大货车GPS定位、高速ETC数据核查为中程,新乡市域GPS电子围栏、高速有形卡口、国省干道无形卡口为近程的3道数字防线,形成了疫情防控数字化、常态化、制度化、精准化的“人防+技防”模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angshizx.com/xxsly/43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