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窗外淅淅沥沥,似乎在下着雨,把我从睡意朦胧中唤醒,然后惊愕的发现,水已漫灌,城市交通瘫痪,自己游着泳去单位上班。虽然是梦,但我想,在城市内涝严重的郑州,这一幕,并不是没有可能发生。
七月初武汉暴雨淹湖,在尚未退去之时,新乡也在7月9日迎来了一场特大暴雨,市区降水量接近毫米,是有记录以来新乡市遭遇的最大的一场降雨。由于雨量过大,市区一度交通中断。涵洞彻底被灌满,大部分的地下车库地下室被雨水彻底灌满。
新乡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当天水太大,连屋里都淹了,怕孩子不安全,把平时玩水的充气小泳池给孩子吹了气做了船。听了她这些话,猛然有些心酸。天灾也许可以摧毁一个人的信心,但不能摧毁他或者她对孩子的爱。
雨没退之前的景象,已经传遍新闻、朋友圈,在此就不再浪费笔墨。
1
笔者在暴雨过后的第三天赶赴新乡,虽然大部分水已退,道路清洁车在不停的清扫道路,但依然可以看到暴雨来过的痕迹,部分区域还是一片狼藉。
▼笔者拍了一组照片:
下高速时水还没有彻底退去↓↓↓
东大学城刚刚退去后残留的淤泥↓↓↓
友谊路还没有退去的积水,可以看到还有两辆车依然泡在水中↓↓↓
宝龙广场地库还没有完全抽干的积水(宝龙小区地库水位还比较高无法进入)↓↓↓
从地库拖出来被彻底淹泡的汽车↓↓↓
大量水淹不是特别严重的车辆停在修车店维修↓↓↓
而在新乡暴雨过后一个月的时间里,郑州陆陆续续也下了几场雨,但凡是雨量稍大,基本就是淹城的节奏,远的不说,郑东新区CBD,虽然雨后见了火烧云,现出了彩虹,美妙的景色非常让人赏心悦目,并且也没有出现明显积水,但与之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市中心暴雨倾盆,车辆被淹、通行困难。
▼郑州市内暴雨后:
而就在中原路文化宫路,近日更是因为暴雨加上地下防空洞、管线等综合原因,发生面积约平方米的塌方。三辆电动车共三个大人一个孩子掉进坑内。截止目前现场救援仍然还在进行中。
2
我们既不去追究到底是如何导致的,也不想问市政处理的怎么样。我们只想问,以后类似的事件还会发生么?以后到底会怎样?假如上月新乡级的暴雨下在郑州?到底会是怎么样?
答案其实不难回答,中原区不止塌方过一次,无论晴雨云雪都不影响塌方的继续,而城市内涝则更是大面积的出现在每个老城区。如果真的来了同新乡一般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雨,以郑州的排涝能力,极有可能比新乡淹的更加严重。
1那么内涝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如果说从表面上来讲,社会在发展,城市的开发建设速度过快,前期大规模不科学的城市建设,成为了内涝灾害频发的重要诱因。
城市建设的扩张,使原本具有自然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水塘、湖泊,水库等被人为的填筑破坏或填为他用,降低了雨水的调蓄分洪功能,而郑州市区原本就没有大量的湖泊,河流等可以作为吸水源。
且郑州这类的城市,老城区都是雨污合流排水体制,城市中的污水,餐饮业清洗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菜叶、瓜果皮、动物毛皮和内脏等,这些物质和排放的油脂混合,经过长期堆积,就会形成极为粘稠、发酵膨胀的物质,严重阻塞管道,加上道路上随意丢弃的垃圾被冲进排水管道,部分家庭小型生活垃圾被通过马桶排放到污水管网。使得原本设计流量就不大的管道雪上加霜,暴雨带来的短暂大流量雨水通过较小的污水管道,显然无法顺利排出,只有囤积在低洼处形成内涝。
于是,“看海”成了下雨后霸占朋友圈的最核心的词语。
2假如暴雨来临,我们如何去躲避危险?
在回答前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先搞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海拔。
许多人或许对郑州西高东低都有所耳闻,但绝大多数人对东西的海拔落差值没有什么概念,笔者在街边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大家都表示不清楚,当告诉她们建设路西三环与中州大道落差达到30米的时候,大部分人对这个数值都非常惊讶。
而这还不是市区最大的落差,经过查询等高线地图发现淮河路西三环的海拔高度达到了米。
见下图↓↓↓
相比较金水立交的93米,落差接近50米↓↓↓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搞清楚市区各个位置的海拔高差,我们通过等高线地图配合百度地图制作了一副郑州主城区的海拔高度图。
郑州主城区海拔高度图↓↓↓
▼可以明显看出:
1、中原区、二七区、南龙湖三个区域海拔比较高。
2、管城区、金水区、高新区三个区域处于中游水平。
3、北龙湖、郑东新区、惠济区海拔最低。
3是否海拔最低的地方就一定最容易淹?
答案显然不是。
参考之前传统媒体的新闻,可知郑州传统城区地下管网所能承受的标准是12小时内降水70毫米,即便是去年7月姚桥毫米的雨量已经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对于类似此次新乡一夜近毫米的降雨量更是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也就是说,主城区但凡排水系统为早期建设的区域一旦雨量过大便会被淹,产生积水,涵洞被灌满等情况会非常容易发生。
而刚好在7月14日,全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推进会暨综合管廊项目对接洽谈会召开,会议再次推进关于地下管廊的建设,对于正在建设地下管廊的区域,建成后排水效率会大大加强。目前除了经开区在建地下管廊,东区和常西湖新区也在建设地下管廊。以后的新区也将会大量出现地下管廊。
除了传统的排水管网、新式的管廊,海绵城市的建设也是未来城市排水的一种重要方式,海绵城市通过海绵型小区、海绵型广场与道路、海绵型公园绿地,搭配水系来组成一套完整的雨水循环方案,而郑州市成功入选年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现已划定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和北龙湖地区作为海绵城市试点区,总面积76.7平方公里。
图为建设“海绵城市”所使用的透水砖↓↓↓
总结来说:
1、最严重的当属海拔较低且排水系统滞后的区域,比如金水区环内区域,姚桥一带。在暴雨季应当注意或者说远离。
2、其次则是海拔虽高但排水系统严重滞后的区域,比如二七广场附近。在暴雨季应当注意。
3、较好的则是海拔虽低但规划排水系统优越的区域,比如北龙湖区域、经开滨河新城。
4、最好的则是海拔较高且规划排水系统优越的区域,比如常西湖新区。
4对于我们,最需要担心危险是什么?
1、首当其冲是塌方。郑州塌方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区,其次是金水老城区,管城老城区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部分老城区因前期遗留防空洞并不像地铁一样由盾构机盾构而成,久而久之水土流失造成地面沉降、以及空洞导致塌方,其实是部分老城区的自来水管网陈旧,年久失修,在一个区域内出现自来水管爆裂后,大量的水流导致附近区域水土流失,逐步形成空洞,也容易形成塌方。第三种则是部分施工工地挖掘深基坑的时候,没有进行完善合理的保护导致周围形成塌陷,所以,在暴雨季最好避免在老城区活动、避免在深基坑附近活动。
2、其次则是地下车库,上月新乡暴雨数十个地下车库被彻底灌满。地下储藏室里的物品,车库停泊的车辆全部被泡,无一幸免。
新乡暴雨被淹的地下车库↓↓↓
3、再者容易被淹的则是洋房一楼,不少洋房为了与赠送的花园协调,一楼的标高与室外地面标高相差不大,且留有通往花园的小门,非常容易在暴雨时淹到室内。而高层的一楼则一般不会出现这类问题。
4、再然后还有的则就是别墅,特别是附带下沉式庭院的别墅,下沉式庭院采光井玻璃顶在暴雨来临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毫无抵抗能力,下沉庭院的室内标高往往都是负值,重力自排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一旦雨量过大,即便是有做m挡墙,即便是及时增加水泵向地面抽水也基本是无用功。
5哪种小区不用太担心暴雨?
▼不用担心暴雨的小区有三种:
第一种地理位置非常高的,这属于天然的因素,我们不再赘述。
第二种是人为把地面抬高,以金水区东润泰和为例,李玮珉在设计之初把小区地面整体抬高了一点二米,不仅仅是为了舒适,在遇到暴雨时,只需要通过防汛沙袋、护板把车库入口堵上,通过水泵把地面的积水抽出小区外即可。
第三种则是,先天条件不足但有靠谱物业的小区。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提一下新乡宝龙小区地下车库的问题,宝龙小区地下车库近辆私家车因物业的不作为彻底被淹,不乏奔驰宝马奥迪等好车,根据业主的描述,当天夜里下起大雨时,物业不但没有提前做好防汛准备,也没有通知业主转移车辆到安全位置,甚至到雨越来越大的时候业主组织自救的时候因为没有物业的配合,没能躲过车库被水彻底淹没的命运。
而相反,新乡建业壹号城邦物业,不但提前做好了防汛准备,在下暴雨的当晚,全部出动使用疏通下水道,使用沙袋挡水,水泵彻夜抽水。因为排水及时,防护措施及时。车库里不但没有被灌满,甚至做到了几乎没有积水的程度。
新乡建业壹号城邦车库↓↓↓
3
说了这么多,又绕回了一个楼市一直在不断重复的倡导,买房开发商第一、地段第二、产品第三。
一个好的开发商不但产品会让人舒适,后期物业服务也会更胜一筹。在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来临之际,他们或许做的不够完美,但他们一定是会努力去降低危险和损失。
即便现如今内涝形势严峻,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排水方面城市改造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海绵城市的规划,要兼顾的东西很多,城市的管理部门依旧在朝这个方面努力,我们期待他们在未来呈现给我们一个更好的郑州。
END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经许可后须转载注明:
转自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需要多少钱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angshizx.com/xxsly/42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