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

致敬2021年度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十佳


为树立榜样,表彰先进,宣传典型,汇聚同心奋斗、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全校开展了年度十佳人物评选活动。好奇都有哪些老师入选了吗?一起来看看吧!

年度十佳人物

他们是“全”世界老师的缩影

是学科领域的开拓者

也是为人称道的良师益友

今天,一起走进

这5位教师的优秀事迹

药学院马矜烁

马矜烁,女,农工党员,药学院副院长,我校信息化专家库专家,首批教学标兵,年度文明教师,、年度优秀教师。年入职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主要承担《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她治学严谨,教法得当,注意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在各级教学竞赛、信息化大赛中获得多项奖励。

年获河南省信息化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现主持河南省卫健委医学教育研究项目一项。年获河南省医学优质课三等奖;校级信息化二等奖、河南省第二十四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一等奖、国家级研讨作品;年获批校级骨干教师;年获校级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获得校级唯一金奖一项,河南省三等奖一项;年指导学生参与全国生命科学联赛获二等奖。

她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始终坚持奋斗在实验室一线,不断追求科学前沿。参与了两个科研团队的工作,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并结项省科技攻关2项,软科学项目1项;主持新乡市灾后重建科技专项一项;以第三完成人参与新乡市重大专项一项;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项,以第二名参与1项;、年分别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一项;主持新乡市社科联项目1项,结项并获得二等奖。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现已授权3项,第一发明人获批实用新型专利3项。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孙强

孙强,硕士,讲师,担任院系教学秘书;承担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真菌天然产物的表达及活性;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2项、SCI源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参与编写教材及著作4部,被列为校级骨干教师计划;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多次获奖。

他作为一名三全的教师,始终把教学和学生放在第一位,始终贯彻研究型教学的教学理念,出色的完成了学院分配的教学任务,并且在科研工作中也做出丰硕的成绩。

教学方面,参与申报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对申报书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收集专业建设的材料,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生物技术专业成功获批省一流专业立项;利用我院与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产学研深入合作优势,积极申报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获批,为我校产教融合的深入开展舔砖加瓦。

科研方面,积极开展实验,完成了“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的结项工作,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及新乡市灾后重建专项,发表多篇研究型论文,主编参编多本教材和著作,并获得了河南省优秀科技论文奖二等奖。

工作方面,积极和职能部门沟通,服务于院系的教学工作,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做好双院沟通,推动学业导师工作的开展,引导院系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生科联赛等大赛,发挥学科优势,培养综合素质高质量人才。

智能医学工程学院靳瑞霞

靳瑞霞,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智能医学工程学院教师。全国高等院校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教育信息化专家库专家。

在教学方面,基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战略国策,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改革路径,申报混合式教学项目,参与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国家电教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并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出版教材五部,其中一部获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积极带领学院相关教研室学科教学团队,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改革需求,建设“医学大数据概论”、“智能医学概论论”等新医科课程。注重育人效果提升,结合所在院系“新医科+新工科”学科专业特色,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研”科创育人模式,依托学校“双院育人”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大学生科创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学专业、强专业、爱专业”。

在学术科研方面,科研思路明晰,主持参与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河南省社科联等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专利4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河南省、新乡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积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担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导师,多次参与学校新进教职员工培训工作,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基础医学院程远芳

程远芳,女,硕士,讲师,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年9月至今,任职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基础医学院。主要承担《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国际学生《Biochemistry》等课程。

在教学工作中,程远芳认真教学,潜心教研,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一直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先后在省级精品课程《医学分子生物学》与《医学生物化学》建设中担任主要工作,参与省级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项,在学校优慕课平台率先建设国际学生《Biochemistry》全英线上资源,被评为年国际学生优秀资源建设点,《Biochemistryexperiment》被评为国际学生授课优秀案例;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主持河南省卫健委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项、并获得河南省卫健委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主持校级教学改革课题2项;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经验及课程特点,发表论文2篇。保质保量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全力投入科学研究工作,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科技核心论文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

10余年来,她先后获校级优秀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先进女职工、工会先进工作者、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她对学生的鼓励、尊重、包容,助力每一位学子的追梦之路;她用行动演绎着对教学工作的笃定与执着,深耕教学、勤于钻研,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临床学院刘亚楠

刘亚楠,女,临床学院外科学课程中心讲师、校级骨干教师。入职前是一名妇产科主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带教经验。

她爱岗敬业,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并在校级教学竞赛中获奖,主持项目3项,发表论文5篇。她视教育事业为生命,曾在膝关节严重受伤的情况下,忍着疼痛拄拐上课,往返两个校区,风雨无阻,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她勇于担当,作为临床学院留学生教育首批授课团队成员,又是年龄最大的一位,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她毫不畏缩、积极探索,积累了重要的教学经验。

她临时受命,受学校指派,作为指导教师带队参加河南省首届医学生技术技能大赛,面对重重压力,不讲条件,不畏艰难,与学生同吃同住,指导开展近一个月“白+黑”“5+2”的魔鬼式训练,最终在全省决赛中战胜各路强手,为学校摘取历史上第一个全省技能大赛一等奖桂冠。

她大局意识强,积极参与学校转设及核酸检测等工作,从不挑三拣四,也从不应付,时刻维护临床学院和学校的形象。她手把手传帮带青年教师,为临床教学培养后续力量,在遵规守纪、专心教学、积极钻研、不懈奋斗等方面为青年教师做出了榜样。

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医生和教师都是良心活儿,你用没用心,病人和学生都能感受得到。而她也在用实际行动阐释着这份良心的工作,作为医生,她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用心为病人治病,无一起医疗差错及事故发生,收获了病人的信任和好评;作为教师,她坚持站好三尺讲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主动融入课程思政,讲究授课艺术,用育人高质量守护三全学院好声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angshizx.com/xxsjt/4382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