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埕、大路顶、山边寨、面前洋、桥仔头、石部山
长美村,隶属广东省普宁市梅塘镇辖下行政村,位于市区流沙西北方向13.2公里处,有人口万余,村民多出外经商务工,部分留守以农林为业,或从事二三产业。明嘉靖三十年()左右,赖氏从丰顺县石鼓潭迁此,时此处已有陈、黄、洪等姓定居,村名牛母寮;后他姓相继外迁,村遂为赖氏一姓独居;因牛母寮之名不雅,而改今名。村由长美陂头、大路顶、山边寨、桥仔头、新乡、面前洋、东门、寨内、西门、顶埕、石部山、新厝等自然村角落组成。聚落呈点片带状分布,建筑多为传统贝灰三合土结构潮式民居,现代新建有多处钢筋水泥楼房局。有耕地多亩,山地多亩,农业主种水稻、番薯等作物,山林盛产橄榄、杨梅等。长美陶瓷厂创办距今有百余年,其花盆、陶钵等陶器产品畅销兴宁、梅县一带,“长美钵仔”更是享誉海内外;年并入县二轻集体企业联社,曾有职工多人,现已近废置。村有服装加工厂、玩具厂、凉果厂等多家企业。有小学1所。是革命老区。村东有洞景溪,村北有引榕干渠,村西有榕江支流火烧溪。国道线安池公路在村南经过。
村西入口。
经过梅塘镇的国道线安池公路有9公里长,其中长美村段占了2.5公里,这一段公路大部分原本为村后山丘,因此坡度甚大。国道线原为省道,近期升级,其为普宁西部里湖、梅塘连接市区池尾、流沙,及通汕头、珠三角等地的主要陆路,由于近此,长美村南部开发得块,大多数建起了钢筋水泥楼房,规模庞大。长美的传统聚落,多位于安池公路北侧外。长美是梅塘镇的大村之一,其村依山朝北而建,村中的寨围厝局等沿着老寨四面分布,老寨东西两侧相邻为东门、西门,东门东面自北往南有桥仔头、面前洋、大路顶、山边寨、陂头,西门西侧由北向南有石部山、新厝、顶埕等,村聚落东西两侧相距有2.3公里,南北则近米。村东南,有洞景溪北上流经陂头寨,再进入村中,后接入村北引榕干渠;村东与里湖镇交界处是榕江支流火烧溪;村水脉密布,水源充沛,自古是先民择居的上好地方。走访长美村,所获较多,由于篇幅关系,相关村落图志拆分为上下二篇进行整理。上篇内容主要有:顶埕、大路顶、山边寨、面前洋、桥仔头、石部山。下篇内容主要有:东门、寨内、西门、新厝、长美陶瓷厂、长美陂头。
顶埕
在安池公路上,有四个大路口可以进入长美村腹地,从村东第一路口进来,有一条村道几乎与安池公路平行,连通至西起第二个路口,这一条村道其间有其他路道再接连往村北去,交通甚为发达。西起第二个路口进来往东,是顶埕自然村,在这路上两边,是村里的市场所在;另外,村委会、农信社等单位均位于此,这里是长美的行政、经济活动中心。顶埕依山朝北,当中有不少老厝局,也有一些两三而建的房屋,在顶埕的东面山边,有长美小学旧址。
村委会。
这附近一带,是村里的市场所在。
顶埕、西门,远处则是新厝等。
远处,里湖镇的高层小区。
前方,长美老寨。
长美老寨后的新厝。
往村东面。
长美学校旧址。
大路顶及周边
村东第一个路口进来,周边皆为楼房,高耸林立。在村道往北转弯向西处,路边有一个新厝局,地图上标着牛卧寨,是一处朝北五街六座的新厝局。大路顶,顾名思义,即因寨建于村东大路北面而得名。大路顶寨,坐西南朝东北,寨内有三街四座,左右有二重围厝,后有三重荫包,内埕东西两侧各设有朝西、朝北寨门,前围墙外是一口大池塘。北门内墙壁上嵌有一方禁约碑,内容是禁止祠堂、寨门内外不可乱用,违者合众攻诛之!寨内中街主座是三间二进式的赖氏安祖祠继志堂,为四世安之公之专祠。据赖氏族谱载,四世安之公,为三世大房皇瑞公之长子。安祖祠相邻西侧是四点金赞业祖室。大路顶寨保存较好,寨内一些房屋还有人起居。大路顶寨外东侧,是一些零散建的老厝,及一处新厝局。
村东面的第一个入口。
大路顶后的一处新厝局,地图上标着牛卧寨。
与国道线平行的长美村道。
往大路顶寨。
寨内,赞业祖室、赖氏安祖祠。
赖氏安祖祠继志堂,为四世安之公之专祠。据赖氏族谱载,四世安之公,为皇瑞公之长子。
东门楼内的禁约碑。内容是禁止祠堂、寨门内外补课乱用,违者合众攻诛之!
寨前池塘,造型独特。
山边寨
村道南面山麓,大路顶的西北侧,东门寨后,顶埕东面,是山边寨,其因建寨于山边而得名。据赖氏族谱中记载,二世二房廷彩公创山边寨,后其长孙移创陂头寨,次孙留居山边寨。山边寨大概有三处新老不一相邻朝北而建的寨局,西侧两个寨围是三街四座的格局,其中西侧寨的中街主座是四点金相祖公室,为近年重修;余下其他多为四点金、下山虎民居。在山边寨前方,有一处大阳埕,埕边接村道,这里大概是这一角落村民的活动处。
山边寨中心处三街四座的的下山虎寨局。
东侧,同样是一个三街四座的寨局,中街主座为四点金相祖公室。
往面前洋方向。
面前洋
大路顶的北侧相邻,是面前洋,又有称面前洋顶,其有五处寨局,寨局中间有村道东西贯穿,路北三座,路南二座。路南东侧,是一个为完全建成的五壁联寨,寨中街主座是赖氏秀祖祠宗德堂,为七世绍秀公之专祠;另外四座为四点金,其中一座是俊祖公室。据村人介绍,此处在解放后曾做村小学办学地点,如今三十多四十岁的村人都在这里读过书。除了秀祖祠之外,在面前洋的角落中,另还有一座四世隆伯公祠盛名堂,为隆伯为三世三房晋三公之第三子。
面前洋寨的中心处,一个未建完整五街四座的寨局。据村人介绍,此处在解放后曾做村小学办学地点。
中街主座,赖氏秀祖祠宗德堂,为七世绍秀公之专祠。
其世系有:一世近池——二世耀居(行三,生四子)——三世晋三(行三,有七子)——四世潜士(行六,有三子)——五世登立(行一,有六子)——六世友闻(行五,有五子)——七世绍秀(行一,有四子)——……
桥仔头
桥仔头位于长美村的东北角,其聚落东面田洋外沟东沟北已是远光村、内光村。桥仔头寨坐南朝北,寨内三街四座,左右有二重护厝,后有四重荫包,内埕前有围墙,中间设朝北寨门。寨内中街主座弼祖公祠辅德堂,为二世耀居公第三子弼肩公之专祠,弼祖公祠匾额四字为民国时候普宁三大书法家南山陈廷杰所书。西街首座为四点金贤祖室。桥仔头寨内保存较好,有部分建筑还有使用。
桥仔头寨后。
桥仔头寨内,三街四座,左右二重围厝,后侧四重。
中街主座弼祖公祠辅德堂,为二世耀居公第三子弼肩公之专祠。
西街首座四点金,贤祖室。
长美学校、石部山
老寨对面隔一大片田洋外,是村北的石部山,是村中较大的聚落之一。在清乾隆版的普宁县志中,石部山以石埠山载。此外,村人又有称此为鲤鱼头。石部山寨位于该聚落的北侧正中,坐南朝北偏东,是一个三壁连格局,中街主座为四点金其拔祖祠。寨前西侧,有一座伯公庙。除了古寨围,石部山还有一处新建的楼房局,一处朝南的下山虎厝局,一处朝北建的新寨局。在聚落的东面相邻,是长美小学新址。
长美小学新址。
小学对面是东门寨。
长美老寨。
石部山的新厝、新楼。
石部山寨前的伯公庙。
寨内,一个三壁连即三街二座格局。
长美是梅塘镇的大村,在我的普宁村落计划中,是感觉比较棘手的!想起来,在好多年前开始走访村落时候,就有与长美村的朋友聊过,还计划找个时间由其帮忙找个当地人来带下路走走村落,不过一直没有计划上。今年的梅塘镇村落开始走起,虽然找了郑老师帮忙,不过还是觉得有个本村人带路较好,后来联系了几年前那位朋友,确定找了其堂兄帮忙,由于那些天老是下雨,计划又中断。没多久,郑老师说有个同学即造福兄是长美人,可以帮忙带下路,于是心血来潮,隔天就跑村里来。来村中,由于出门走得仓促,把卫星地图忘记带上了,幸好造福兄对村里的各个角落都是熟悉的,一个下午的走访,几乎没漏一处寨围角落。另外,此次整理村落图志时候,发现手头的赖氏族谱资料差了一些,急忙的找了生叔借,一下就借来。关于长美之行的图志,感谢以上各位帮忙的朋友,感谢村人造福兄在户外38度的气温下一路偕行相伴和指教,还有造福兄的小朋友。走过姓赖的华市村、奇美村,还有几个普宁半山客赖氏村落,感觉都很不错!特别是其寨围建筑,都相对完整;另外,关于姓氏源流方面的资料,也都较为齐全。长美,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其全部姓赖,且为全普宁最大的赖氏一姓村!还有就是,长美有陶瓷厂,规模很大,很多年前路过长美崎,那条坡度大大的公路,单车踩不动,都推着上去,路边就有一座大大的工厂,后来才知道是陶瓷厂;曾几次想找个机会去探访一方,只是未果。今年初,长美的陶瓷厂拆掉了,路过几次,见了只是感叹没来得及。再来村里,念念不忘的除了村落,就是想去剩下没多少的陶瓷厂遗址看看,不过村人说,陶瓷厂在好多年前就差不多就没有了。关于长美更多的,见下一篇图志。匆匆之行,所获如上,仅以为记。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图志存有诸多不足,敬请指正。本图志为原创采集,一字一图均为辛苦所得,若确有需转载文段、图片,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姓名。未经同意,普宁本地网站请勿转载,特别谢绝文字文段剽窃式的转载。完。
声明本作品为荣誉出品。非商业性质,仅限于网络分享与交流之用,请勿恶意歪曲传播。若有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的署名,并保留原图片水印和本段声明等。请尊重个人劳动成果!谢绝图片、文字、文段的非完整性转载!请勿剽窃性抄袭。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如作品著作权、作品中出现人物的肖像权等。
作品中原创图片、文字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赞赏
人赞赏
白殿风卡介苗接种成功图片哪里能查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angshizx.com/xxsjt/431090.html